美元费率人民币(数字人民币费率)

欧意中国 欧意交易所 2023-08-23 344 0

  

  

  

  

  

  临近岁末美元费率人民币,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的总盘子将随着两次重要会议的召开而确定: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美元费率人民币,随后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也将举行。

  此前12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2016年经济工作,提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仍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促进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也将加大。相应地,包括GDP、物价、就业、外贸、消费、投资、赤字等大部分指标都会调整。

美元费率人民币(数字人民币费率)

  其中经济增速、物价、外贸目标下调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赤字率等数字会上调。就业目标因为2015年完成得较好,可能仍保持不变。

  据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测算,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6.7%左右,相应目标调整是肯定的。“关键是要找到目前经济的结构问题所在,同时更好地关注质量,从而进行结构调整”,美元费率人民币他说。

  加强结构性改革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结构性问题,即更多地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但最近几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投资增速的下滑,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如何确保第二产业稳定,继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12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很多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改善供给的新措施。

  上述会议指出,2016年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美元费率人民币(数字人民币费率)

  联讯证券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认为,目前还是要处理好调结构和稳增长之间的平衡问题。

  所谓调结构,即要使经济更好地依靠服务业、消费、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而不是依靠传统的投资、工业。

  从短期来看,维持经济平稳增长仍是首位任务。“明年一季度经济仍会呈现一个下行趋势,但二、三季度会相对好一些”,他说,“整体经济增速可能在6.5%到7%的区间”。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9%,基本完成7%左右的目标。

  不过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和投资增速分别只有6%、10%左右,分别距离8%、15%的目标有差距。此外,1~11月全国出口增速为-2.2%(人民币计价),低于此前设定的6%的目标。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袁钢明指出,现在很多结构性调整还需要加快,比如像房地产过去投资太大,导致现在的库存大,实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这使得中小企业和普通企业资金缺乏。“一些过剩行业投资过多,效率很低,导致生产下降,不良贷款很大,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说。

  经济指标面临调整

  考虑到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明年经济目标下调,赤字率上调等很有必要。相应物价、工业、投资、外贸目标也会下调,但是就业目标可能不会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已经超出了全年1000万目标。袁钢明指出,就业完成得较好,主要是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好。

  “新型服务业,比如互联网、物流等发展起来会带动创造就业机会,加上人口结构变化引发新的就业需求,明年就业仍整体不错。”亚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2014年全国经济增速目标是7%左右,但是前三季度增速为6.9%。考虑到“十三五”年均经济增速需在6.5%以上,2016年经济增速目标确定在6.5~7%的可能性比较大。

  今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4%,大幅低于3%的目标,这使得明年全年物价目标的下调也有必要。

  而加大赤字率也是必要的,因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大时,财政收入增速会降低,但是支出仍需要保持高的增速。

  2014年全国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提高到2.3%,高于2013年的2.1%,一些机构预测2015年赤字率可能达到2.5%甚至更高。“财政赤字提高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因很多财政支出能够发挥它的公共职能,比如说医疗、卫生、教育等,增加这方面支出也是合理的。”袁钢明说。

  庄健认为,明年财政支出压力比较大,除了卫生、教育等社会领域外,扶贫支出压力也很大。再加上减税的因素,以及地方政府土地和国企收入降低,财政支出即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 “供给侧”延伸为“供给体系”

  改革扩容供给体系浮出水面

  在“供给侧改革”成为搜索热词一个月后,这一提法有了新的变化。

  在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供给侧”的说法被进一步延伸,“供给体系”浮出水面。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这一“音调”意味深长。

  业内人士认为,由“供给侧”延伸为“供给体系”,容量在加大,改革力度也在增强。“供给侧改革以减税为主要手段,但对于企业来说,不仅税费要减,社保费率也要降低,国民经济高利贷问题要解决,压在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都得推翻。广义的供给侧管理,也包括长期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实际上结构调整很重要的是创新,提升它整个结构的升级。”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告诉记者。

  供给体系发力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供给”依旧是关键词。会议强调,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抓住关键点、打好歼灭战。在前不久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四大歼灭战”表述为:化解过剩产能、房地产去库存、降低企业成本、防范金融风险。

  事实上,关于供给侧改革,标准的提法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中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供给面无法适应需求面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以“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为代表的需求侧,以及降息、降准等为代表的需求管理也已经很难有所突破,双侧入手改革,才是结构性改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减税,解决的不是短期问题,中国所强调的供给侧改革必须把它的核心内涵放在理应统领全局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的命题上,在市场化、全球化、民主法制化趋势下,在改革深水区面临的真问题就是怎么攻坚克难,怎么把硬骨头啃下来,这种经济社会转轨升级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创新驱动。

  宏观政策稳、产业政策准、微观政策活、改革政策实、社会政府托底,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总体思路,这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了政策保障。

  落实改革是关键

  好的改革思路若要变革现实,离不开政策的落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家会上,统战部的领导专门让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撰写一份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报告。“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政策来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业,尤其是在金融改革方面。在全国各地或东南沿海地区,大量企业出问题,不是因为经营问题,而是因为互保联保,一个企业出问题,危机能够蔓延到600多家企业,使600多家企业面临倒闭。而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小企业贷款难。”

  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口似乎只能是改革。“关键在于改革。我们看见现在许多的改革方案是妥协性的方案。这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如果供给侧改革不落实,财税体制改革不推进,方方面面的改革不一往无前地开展,我们的经济只会向下,不会向上,GDP掉到3.5%都是有可能的。反过来,如果接下来改革力度大,我觉得7%的速度都没有问题。”周天勇说。

  改革之难,关键在于落实。然而一旦落实,成果也将非常丰硕。“2016年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的增长速度尽量达到6.5%,往7%去靠。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能达到7%的话,到2020年我们的人均GDP就可以达到12615美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联合国的指标,人均GDP达到12615美元就算高收入经济体了,如果我们能达到12615美元,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林毅夫在《中华工商时报》年会上表示。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默认大小上一篇

评论